一、 平臺背景介紹
(一)道路貨運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二)政策規定
鑒于道路貨運安全的嚴峻形勢,近年來國務院和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加強對道路貨運車輛的動態監管工作。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的推出,既有利于減少事故總量,也有利于減少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安委辦〔2011〕50號)-----“客貨運輸車輛運行安全保障工程”明確提出:“至2015年,重中型貨運車輛動態監管裝置安裝使用率達95%,建成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安全監管與服務平臺”。
2.《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30號)-----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在出廠前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
3.《交通運輸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交運發〔2012〕490號)-----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必須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凡未按要求接入公共監管平臺的,不予市場準入審批。
4.《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推進“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2〕798號)-----自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進入示范省份運輸市場的“兩客一危”車輛及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在車輛出廠前應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接入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凡未按規定安裝或加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
5.《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在示范省份做好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管理維護工作的通知》(廳運發〔2013〕41號)-----凡未按規定安裝或加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并直接接入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對新出廠車輛已安裝的北斗兼容車載終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拆卸,不得改變車載終端監控中心的域名設置,不得將終端指向其他平臺。
二、 平臺建設總體思路和定位
(一)總體思路
1、創新管理方式,實行第三方安全信息代管,減輕政府監管壓力。
2、實現用監管帶動服務,用服務來促進監管,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即:通過第三方安全信息代管,促進貨運車輛有效監管,依據法定責任,形成交通運輸、公安、安監等部門的監管合力。通過為車輛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最達到車輛從“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轉變目的。
(二)平臺的定位
1、國務院文件規定的全國性公共平臺,是準公益性平臺。
2、實現全國貨運車輛的數據匯總、信息交互
3、對大量個體車輛實施自動監管,為貨運企業監控提供數據接入服務
4、為交通、公安、安監等政府部門相關管理提供信息服務。
5、為道路貨運行業車輛、從業人員提供服務
(三)平臺框架圖

(四)平臺與聯網聯控系統的關系

(五)平臺與衛星定位服務商的關系
衛星定位服務商使用平臺提供的監控端進行監控,接受平臺技術監管。
服務商的定位:
l 為運輸企業提供車載終端的安裝維護
l 為運輸企業提供監控定位服務
l 為運輸企業提供信息化增值服務
l 收取服務費用
(六)平臺與運輸企業的關系
1、運輸企業監控平臺使用自有平臺,平臺透傳數據給運輸企業監控平臺,接受平臺技術監管。
2、運輸企業使用平臺提供的監控端進行監控,接受平臺技術監管。
運輸企業的定位:
l 提供自有車輛車載終端的安裝維護
l 提供自有車輛的監控定位服務
l 自有貨運車輛監控的主體
l 不收費
(七)貨車監管的職責和責任的問題
1、兩客一危的管理方式:
l 監控由服務商或運輸企業完成
l 監管由交通部門完成,數據分享給公安、安監部門
2、貨車的管理方式:
l 監控由服務商、運輸企業或貨運公共平臺完成
l 監管①由平臺提供技術監管,傳數據給交通、公安、安監 ②由交通、公安、安監按責任劃定,形成聯合監管
三、 平臺主要功能、特點
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已于2012年完成開發和通過技術評審,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數據轉發機制已經建立,可通過808標準轉發(透傳)給運輸企業或運營服務商。
貨運公共平臺介紹—應用場景

貨運公共平臺介紹—技術特性
1 高可用性
關鍵業務負載均衡或者集群工作,具備故障轉移、災備等機制。
2 高擴展性
在硬件擴容(如服務器,交換機),網絡通信,數據存儲,業務擴展等方面具備靈活的擴展性,在訪問量增大、應用增加或變更時具備良好線性擴展和伸縮能力。
3 高性能
平臺在通信、數據存儲、數據共享交換、業務處理、業務展示等環節,都要求有極高的響應速度,提高系統用戶體驗。
4 開放性
架構設計時需要做到系統“層次化”、通用功能“組件化”、規范“接口化”,提供統一對外開放接口。
5 高安全性
在架構設計時,需要從硬件(如防火墻,物理網閘)、數據傳輸(安全協議,加密技術)、數據存儲、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如統一身份認證)等層面設計安全策略,全面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貨運公共平臺平臺—主要功能

功能特性—安全管理協同化
通過對車輛動態信息的實時采集,對重點違法駕駛行為進行及時提醒和統計,并通過數據交換通道,實現了同一地區不同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為多部門協同監管等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持。
功能特性—通知下發實時化

功能特性—日常管理便利化

功能特性—信息處理自動化
